香菇出菇后如何加强管理?

发布日期:2022-03-12

一、催蕾、育蕾、蹲蕾管理技术

1、催蕾管理。将达到生理成熟并转色的菌袋,放入浸水池中,浸泡2~4小时,以菌袋含水量不超过55%为最适,浸泡水温应比气温低5℃以上。

2、育蕾管理。育蕾就是培育出健壮的菇蕾。幼蕾刚伸出袋外,对环境的抵抗力弱,此时必须给予最适的温度、湿度、新鲜空气和光照。

file

3、蹲蕾管理。蹲蕾的目的是控温促壮,让幼菇个体生长放慢,积累养分,使菇肉变得坚实致密,为培养优质花菇打下物质基础。蹲蕾操作同时促使前后发生菇蕾的长速、长势尽量达到一致,便于后期催花管理,提高花菇率。

二、催花、育花、保花技术

1、催花。花菇的形成是香菇子实体生长与环境条件协调作用的结果。水分与湿度是影响花菇形成的关键因子,研究表明,培养料含水量低于35%和环境空气湿度高于68%均难以形成优质花菇。

2、育花。幼菇菌盖表皮出现裂纹后,连续按自然催花法或人工催花法操作4~5天,使菌盖表皮裂纹不断加宽加深,白色菌肉呈龟裂状,最后表皮不长,菌盖表面只剩下斑斑点点的褐色小块或全部变白的过程,称为育花。

file

3、保花。维持低温和干燥的环境条件,使花菇菌盖表面保持白色不变的管理过程,称为保花。当菇棚内空气湿度达到70%以上,气温15℃以上,持续3~4小时,菌盖表面露出的白色菌肉上就会再长出一层薄薄的表皮,开始很薄呈茶红色。上述条件延长,表皮细胞增多加厚,颜色就会加深,将原来的白色菌肉覆盖,天白花菇就变成暗花菇或茶花菇了。